...
...
首页 > 档案文化 > 编研成果
【不能忘却的记忆】奎潭会战
来源:方小小  时间:2021-07-01
 
 南陵报告奎潭敌伪情形与芜湖县会剿的电文

         这是一次由芜湖地区多支抗日武装部队主动出击,会剿伪军的进攻战。

         南陵县奎潭镇,位于青弋江与漳河之间,是芜湖、南陵之间的交通要道,历来就被称为鱼米之乡。抗日战争期间,奎潭镇紧靠沦陷区,但由于日军铁蹄尚未践踏,因此这里的人民的生活虽算不上安居乐业,但也安稳有序。

         1943年的6月初,这里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伪浙皖闽赣总指挥部第三路挺进队指挥部特务团长谢锟、参谋长魏超进占奎潭镇,伪浙皖闽赣总指挥部第三路挺进队第四纵队第一支队队长秦家发率队进占罗家埂。他们占据这一地区之后,控制了奎潭镇以南约两华里附近罗家埂、秋口张以及该镇以北一华里八方何一带地区,并在一字埂构筑碉堡一座、防御工事多处,意欲长期盘踞于此。他们绑票勒索,无恶不作,强迫每保每月要提供米麦30余担,法币2万元,如要违抗,即行烧杀,并声称如果俘获奎湖乡乡长,需款10万元方许赎回;俘获乡公所职员,亦需5万元方可赎回。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民众纷纷出逃,田里的庄稼无人照管,家里的五谷杂粮均被伪军搜刮一空。于是,当地百姓纷纷上书南陵县政府,请求派兵驱赶这些祸国殃民的伪军。经南陵县政府呈报安徽省第六行政专员保安司令公署(简称“六区公署”),6月22日,专员司令邓昊明批准立即组织力量剿灭这批无恶不作的伪军,并指派副专员司令袁岱前往南陵县坐镇指挥。

         由于奎潭镇远离南陵县城县政府所在地,而芜湖县政府则驻扎在奎潭附近的龙潭乡一带,于是南陵县县长王建五就致信芜湖县县长张梦熊,请张县长主持剿灭奎潭伪军,同时将这一情况上报六区公署。得到六区公署同意之后,6月29日,在南陵县政府召开了专题军事会议,袁岱、张梦熊、王建五以及南陵县政府军事科、国民兵团、金阁区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集中南陵、芜湖两县地方武力及附近友军,统一指挥,相机痛剿,由南陵县抽调武装人员100名、枪100支,芜湖县抽调武装人员100名、枪200支。会议推定芜湖县县长张梦熊任指挥官,南陵县政府军事科长沈建勋为副指挥官,作战命令待侦查敌情后下达。

        根据侦查到的情况,伪军谢锟部约200余人,持枪200余支,秦家发部约100余人,持枪100余支。据黄墓乡乡长刘有复报告,伪军拥有重机枪1挺、轻机枪3挺(其中2支是坏的)、步枪160支、手枪50余支。情报报上来了,尽管情报不是很准确,与此前传说不大相同,但轻重机枪的威力大打折扣,这确立了指挥官的信心。

         7月4日下午6时,指挥官下达了作战命令,确定作战时间为7月5日拂晓前,约请苏支队为右翼,由原驻地出发,经十连乡、含口孙、秋口张、老垾潭,向奎潭进攻,并派奋勇队绕至埭南圩、小坝嘴,破坏浮桥,截击敌人;南陵六乡联保及清乡队、芜湖县陶辛区队为左翼,安排六乡联保中队队长指挥,由龙潭乡公所出发,经周王村、旗杆村、盛村向八方何、奎潭之敌进攻;芜湖县国民兵团第二中队为中央队,由原驻地经竹科王向罗家埂、罗村、奎潭之敌进攻。战斗以左翼部队枪声为号,各队群起而攻之。占领奎潭后,由苏支队警戒埭南圩之敌,南陵县六乡联保中队警戒散水圩、茅村之敌,芜湖县自卫一中队担任奎潭镇警戒。各部队分别派队搜缉残敌并破坏敌人的碉堡工事。

         芜湖县国民兵团第一中队、咸保区队为预备队,位置于竹科王附近。战斗打响时,指挥部进驻竹科王。作战命令还规定了口令和联络信号,其中普通口令为“顺利”,特殊口令为“民族精神”。联络信号为战斗结束时,分别在两处点燃两堆稻草。

         根据部署,7月5日凌晨2时30分,各部队到达指定攻击准备地点。24时10分,由担任左翼的南陵县六乡联保中队率先打响,各部队闻枪声而动,从3个方向同时向奎潭镇发动攻击,当即将罗家埂、秋口张、八方何之敌击溃,并继续向奎潭镇推进。

枪声一响,南芜两县及苏支队参与作战的400余人,在夜深人静之时,显得格外惊人,盘踞在奎潭镇碉堡和各工事的伪军一下子全懵了。猝不及防之间,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攻打,也不知道是哪些方向在打。3个小时之后,参加攻打奎潭镇的抗日武装队伍奋勇冲入奎潭镇,并于清晨6时攻占奎潭镇。伪军开始向埭南圩撤退,部队追击伪军五里多路至小坝角,攻进奎潭镇的各路部队开始破坏碉堡和防御工事,打扫战场,收缴战利品。

6时50分,从远处传来枪声,原来是湾沚、竹丝港方向有百余名日军携带掷弹筒、轻机枪前来增援。在日军猛烈炮火下,为了避免无谓牺牲,指挥官命令各部队依序撤离奎潭镇,逐渐退出战斗,各回原防地休整待命。

         奎潭之战击毙伪军30余人,缴获冲锋机枪1挺,手枪1支,步枪15支、六五步枪子弹43发、手榴弹13枚、钢盔13顶,还有一批军用物资。地方武装阵亡中队长、士兵各2人,系苏支队第一中队队长武国和、第五中队队长陈忠义,列兵张华、方得胜;负伤分队长1名,系苏支队黄亮;士兵4名系苏支队列兵罗建章、胡思祥,芜湖县自卫一中队列兵夏文才。陶辛区队列兵李之渌在攻打奎潭镇时,不幸被捕。被捕之时,李之渌将步枪藏于稻田里,没有被伪军缴获,后虽遭严刑拷打,但始终没有投降,后被营救获释。此战共计消耗七九机步枪子弹13319发、六五步枪子弹85发、手枪子弹549发、手榴弹32枚。

芜湖县、南陵县政府,在日伪军不断骚扰的情况下,组织地方武装保卫地方安全,反击日伪军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日伪军的力量,为抗战作出了贡献。同时,这次战斗,狠狠打击了谢锟部,他于1943年12月5日,率队向国民党忠义救国军一部(驻南陵七连圩)投诚,此乃后话。